郑文忠:用镜头见证半世纪曹妃甸水稻种植方式巨变

发表时间:2024-07-13 21:29:10 来源:华体会体育最新域名

  “早起三点半,中午带着饭,晚上看不见。”谈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业生产方式,今年73岁的郑文忠打趣地回忆道。

  1968年9月,17岁的郑文忠成为柏各庄农场一名农垦战士。郑文忠介绍,柏各庄农场是在渤海滩盐碱荒地上开垦出来的一个大型国营农场,那时正处于开发中期,还有数万亩荒地尚待开垦。

  农场以水稻种植为主,费工费时,而农场地多人少,基本全是人工劳作,因此每项农活都是抓时间、抢节气,很累人,一年四季从早忙到晚。“以当时所在的五场三队为例,耕地3000多亩,130多名职工,大部分农活用人工。”郑文忠介绍,春天牵马耙地,为了插秧先在秧田里放水,由拖拉机耙地,然后用马或牛拉着带齿的耙和压杠找平。遇到初春时节乍暖还寒,有时踩着冰碴,浑身溅满泥水,人跟着牲畜一起在水田里跑,几趟下来雨衣里的衣服就被汗水浸透了。

  “30年前我曾有幸随经贸代表团出访美国,参观当地农场,5000多亩地竟然只需3个人来管理,需要耕地、播种、施肥撒药,收割时农场主只要一个电话,各类专业公司及时到场服务。”郑文忠坦言,当时十分羡慕,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,盼望着我们国家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。

  社会在进步,科技在发展,几十年间,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“你只需站在田头,打个电话,所有农活几乎都可以完成,无人机植保喷洒农药,机械化收割……一条龙服务,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,并且水稻亩产也大幅提高,告别了繁重的手工劳动,农业工人们再也不像当年那样累了。”

  挠秧是水稻管理的重要环节,用手疏松土壤,同时拔除杂草。 (摄于1969年)